Skip to content

TIME:呂鐵州 Traditional Cache

This cache has been archived.

2022clai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this cache.

More
Hidden : 10/16/2022
Difficulty:
2.5 out of 5
Terrain:
1.5 out of 5

Size: Size:   micro (micro)

Join now to view geocache location details. It's free!

Watch

How Geocaching Works

Please note Use of geocaching.com services is subject to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in our disclaimer.

Geocache Description:


TIME(Taiwan Image _Modern Essences)這個系列第一階段是27位臺灣近代畫家。

呂鐵州(1899-1942),本名呂鼎鑄,出生於桃園廳海山堡大嵙崁街。父親呂鷹揚,為清末秀才,也是大溪地方具影響力的仕紳,在現代教育、殖產興業、土地開發及礦產經營等方面,也都有十分耀眼的成績。並且雅好文學藝術,呂鐵州在具有深厚漢學涵養的環境中成長,耳濡目染,對傳統文學、書法及水墨繪畫,孕育出濃厚的興趣。

1907年進入大溪公學校就讀。

1915年考入臺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木工科。但與志趣理想落差過大,1917年辦理退學,自行在家研習繪畫。

1920年,因父親呂鷹揚對地方貢獻良多,呂鐵州亦被徵選為大溪街協議會員。

1924年與妻子林阿琴遷居人文薈萃的大稻埕。在太平町五丁目媽祖宮(今慈聖宮)附近開設繡莊,除了販賣絲綢針線,替顧客繪製花鳥圖稿謀生外,也透過臨摹明清及近代名家之作,企圖從摹寫中追求畫藝的精進。

1927年第一回「臺展」落選,原本被看好的呂鐵州卻輸給了陳進、郭雪湖與林玉山三位名年輕人。挫敗後,激發他留日學畫的決心。

1928年赴日本京都市立繪畫專門學校(現 京都市立藝術大學),師事福田平八郎,學習「圓山四條派」,畫風由原本的傳統水墨轉向以膠彩進行客觀寫實描繪。

1929年第三回台灣美術展覽會起,連續入選第四、五、六回台展,並在1932年的第六回獲得「無鑑查」資格。呂鐵州洗鍊的畫技博得美譽,大澤貞吉稱他為「臺展東洋畫寵兒」、平井一郎稱他「臺展泰斗」、美術記者林錦鴻則稱讚他是「臺展東洋畫壇麒麟兒」。

從京都回臺後,除了參加臺展的競技活動,他也積極參與同人畫會團體,例如「栴壇社」、「麗光會」及「臺陽美術協會」。另與五位不同媒材創作者,包括東洋畫家郭雪湖、陳敬輝,西洋畫家林錦鴻、楊三郎,以及書法家曹秋圃,於1935年成立「六硯會」。

1934年.「臺北州臺北市太平町七丁目八十三番地」(今大橋頭民權西路245巷內)自宅落成。1935年在二樓開設畫室「南溟繪畫研究所」。是1930年代至1940年代初臺灣東洋畫發展的推手。他的學生們在「臺展」、「府展」中,承繼「呂派」花鳥畫風,展現豐沛的創作能量。(資料取自國立台灣美術館)

寶盒位於「南溟繪畫研究所」舊址附近 ,距離捷運大橋頭站二號出口很近,捷運公司和美術館合作,在大橋頭站以有趣的方式展示了一些畫作,建議有空一起看看,寶盒是一個3cm*4cm的塑膠盒,請記得帶筆簽名後放回原處。

Please bring your own pen; the log sheet must be signed to qualify as Found.

Additional Hints (Decrypt)

pbeare

Decryption Key

A|B|C|D|E|F|G|H|I|J|K|L|M
-------------------------
N|O|P|Q|R|S|T|U|V|W|X|Y|Z

(letter above equals below, and vice versa)